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(未收到验证邮件请检查邮件垃圾箱)

《暗时间》读书笔记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8-21 23:18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第一篇:暗时间
(一)第一章:暗时间
1、学习投入 = 时间 * 效率
2、关于时间:
    (1)思维时间的概念:涉及推理(而非记忆)的思考时间才属于思维时间,才是真正学习最有效的时间。
    (2)暗时间的概念:将更多的机械时间(买菜、搞卫生、通勤等)转为思维时间(推理时间),这些多出来的时间称之为暗时间,暗时间日积月累效果将是巨大的
3、关于效率:
    (1)提升效率 =  能够快速进入专注状态(减少大脑“热机”的时间消耗) + 能够长时间保持专注状态 (减少任务切换的时间消耗)   
    (2)减少大脑“热机”的时间消耗 = 快速进入专注状态的能力(抗干扰训练)+ 合理安排工作(减少大脑中隐藏进程的消耗)
            1.抗干扰训练:碎片化时间阅读、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
            2.隐藏进程消耗:先完成会对你心理产生更多压力的工作 + 设计进度条
    (3)减少任务切换的时间消耗 = 思维体力(思维体力的概念和思维体力的锻炼) + 合理工作安排(减少任务切换次数)
            1.思维体力的概念和锻炼方法
            2.合理工作安排:尽可能将重要工作安排为大整块的时间,减少任务切换次数


(二)第二章: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
1、设计进度条可以减少隐藏进程的心理消耗,从而提高效率
    (1)尽可能细节思考一件任务完成的途径
    (2)将这些途径项目写下来,置顶todo_list,特别是关键节点/步骤。预估需要的时间
    (3)将这些途径项目按性质分类:机械性的、思维性的
    (4)可以利用低质量时间完成机械性的工作,然后将高质量时间集中突破思维性工作
2、在尝试新事物时,如果遇到困难,不要过早的退出。如果要退出,你应该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(最简单的就是通过互联网)再做出决策。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。
3、兴趣遍地都是,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稀缺
4、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,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
5、别把不知道当没有
6、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
7、反思是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品质
8、有人会因为无法做出决定而推迟决定,然而推迟决定往往是最差的决定。时间是一直流逝的,你却没有任何积累,白白浪费了时间
9、一生的知识积累,自学起码占80%

(三)第三章: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
1、学习的有效性: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,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间被回忆起来(至少是能通过有意识的检索将其提取出来)。
2、记忆法则(编码检索原理):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(当时的场景、问题的背景、所处的环境等)一并编码进了记忆,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,以及在回忆时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。
3、学习中提高记忆效率的办法:
(1)理解记忆: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、逻辑、一般逻辑原则、通用的解题手法、背景知识、类似的问题等等记忆线索,而不是某段孤立、任意的文本序列。而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是记忆海洋中的孤岛,虽然在那里,但是难以访问;而使用理解记忆,则如身处罗马,有足够的线索使得条条大路通罗马。
(2)知识的抽象和具象:我们从既有的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,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;另一方面,我们在遇到新的问题时,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,触及本质,去除不相干因素避免干扰,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的知识
4、事后提高记忆有效性的方法:
(1)知识的逻辑化推导:
①经常与别人讨论,或讲给别人听:教是最好的学
②整理笔记:养成习惯,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
③书写:通过书写的形式,将知识逻辑化、内在化,同时也可以监
④抽象和推广:总结一般规律及其适用条件,明确其适用范围
(2)知识的情景化推导:
①设身处地“虚拟经历”别人经历过的事情:以第一人称视角,感受这些经历,使得这些经历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
②联系/比较自身的经历


(四)第四章:学习密度与专注力
1、专注力对效率的影响
①表层意识的活跃
②潜层意识的惯性
2、思维体力的概念: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

(五)第五章: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
1、学习与思考
(1)Google & wiki
(2)看书挑剔,只看经典
(3)做读书笔记
(4)将随时思考养成习惯
(5)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,因为他们时跨学科的
(6)学习一项知识,问自己三个问题:
①它的本质是什么
②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
③它的知识结构是怎么样的
(7)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常问自己几个问题
①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?
②到现在为止,我到底有什么收获?
③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
④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
⑤时常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
⑥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
⑦人的思维天生就容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
2、时间和效率
(1)趁着对一件事有热情,一股脑把万事开头难那段时间熬过去
(2)重要的事优先
(3)重要的事要营造比较大块的时间来完成
(4)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小块的时间
(5)重视知识的本质
(6)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作用
(7)抬起头来,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
(8)有时间时总结最近新学的知识
(9)有时间时多看书
(10)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
3、阅读的方法
(1)根据主题查资料,而不是根据资料阅读主题
(2)好资料和坏资料的特点:好资料从问题出发,重点介绍知识背后的理念
(3)学习一个东西之前,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
(4)有选择地阅读:先讲资料内容结构化再有针对性地去阅读
4、知识结构:要善于学习和抓住知识中的不变量——知识的本质和底层


二、思维改变生活
(一)第一章:逃出自己的肖申克
1、为什么我们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
(1)切身体会:亲身经历负面事件带来的情绪更为强烈,记忆也更为持久
(2)别人口中的故事:
①每个人口中的故事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,难免受到自己观念的影响而产生偏见
②别人往往只会告诉你最终的结论,而无法给你全面的推导过程,这使得结论的逻辑说服力大为降低
(3)世界是复杂的:
①事件与事件之间往往并没有那么强的因果关系
②未来是不确定的,充满随机性,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弱关系
③世界的复杂性使得类似的情境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实际条件
(4)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:我们自己也是有偏见的
(5)失败即成功:我们的确需要在撞南墙的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,从而获得后续的成功
(6)天性核习惯使我们即使理智上认识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,但仍然无法做到

2、亲身经历之后就一定明白吗?
(1)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并不代表过程错了:客观的做法应该是:看重过程,而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——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偶尔失利。但从长远来看,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。
(2)认知偏差:我们的既有观念可能会使得我们造成认知偏差,形成归因谬误。
(3)情绪系统: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

3、不需亲历也能明白——理性的理论
(1)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,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
(2)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,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。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,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

4、这个世界广泛地存在偏见
(1)偏见的三种行事:
①偏见:不同的人带不同的有色眼镜看待同一件事,会产生不同的解释或理解
②立场:各人持有不同的价值观,会产生不同的间接
③选择性关注:对于同一事物,不同的人关注点不一样
(2)提醒自己避免偏见的两个方面:
①这只是一种可能,未必是唯一的可能
②想不出其他解释不代表就不存在其他解释

5、我们大脑进化的速度赶不上社会环境变化的速度,基于远古的基因本能往往压倒我们的“理性”
(1)我们的大脑非常善于给出立即的、看上去合理的解释
(2)我们知道答案,却往往不知道求解的真正思维过程
(3)只要我们的情绪大脑首先认定了一件事情,我们那点可怜的理性思维便很容易屈服于情绪大脑发下的命令——把事情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。只要一种解释是对自己有利的,我们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驳。而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无可能,而只要一种解释是有可能的,我们就认定其一定是的。而对自己不利的解释,我们或者忽略,或者会异常仔细地去推敲,抓住一个细小漏洞则相信已完全推翻了该解释
(4)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存在思想钢印,这道钢印由经验打造,用自尊来维护,牢不可破
(5)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,就是因为习惯是自我巩固的——越用越强,越强越用。能够改变习惯的,依靠的不是自制力,而是知识

(二)第二章: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
1、暗时间:走路和睡觉时总结学过的内容、思考遗留的问题,每隔一段时间以书写的形式进行总结
2、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和备忘:
(1)人的工作记忆资源是有限的
(2)书写能够记录我们思维的轨迹,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到后续的内容,让我们的思维获得更多的广度和深度
3、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:书写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记忆,帮助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
4、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:
(1)通过书写与别人进行更为系统和可复制的交流
(2)交流中有助于我们突破思维障碍,如果你不知道东西,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个东西
5、书写能够激活文字系统的语义网络,能够激发更多、更深入、更广泛的思考

(三)第三章: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写博客
1、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次表达多次阅读,书写博客增大了话语的复制性
2、书写本身有助于思考
3、“教”是最好的“学”
①帮助梳理自己的逻辑
②帮助发现自己的未注意到的潜在假设
③帮助自己加强对知识的记忆
4、讨论是绝佳的反思
①帮助自己发现与别人思维的差异性,拓宽思维广度
②帮助自己理论发掘更深层次的理由,增加思维的深度
③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偏见,规避可能的错误
5、激励自己持之以恒地不断深入的学习
6、有价值的长期博客是很好的“代表作”和“简历”

(四)第四章:我不想与我不能
1、自利归因:把一件事情的发生的原因归结于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情况。不能让自己难堪,功劳都自己占,责任都别人承担。
2、付出时间的原因:虽然世界很复杂,努力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,亦非成功的充分条件,但是努力增大成功的概率

(五)第五章: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
1、我们常常高估了学习知识的困难程度,因为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等你掌握之后才“豁然开朗”、“柳暗花明”的。
2、unkonwn unkonwn : 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,那么大概率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个东西
3、生活就像一条漫长的跑道,在遇到障碍的时候,如果总是选择绕开,那么你最终将越来越发现只能绕过障碍,无力搬开。如果你大多数时候选择搬开障碍,虽然表面上看来跟绕开障碍的那些人比慢很多,但随着你越来越熟练的搬开障碍,最终你的速度将远远超过他们
4、努力解决一个问题的意义远不止解决这个问题,在这个过程中你将会学会很多新的东西
5、如果你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,培养自己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,外包给他人解决,那么你将永远没有机会发现这个问题背后蕴藏的那些知识,这就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
6、如果选择总是问别人的话,下次你还得继续问别人。每次直接问题的答案,意味着你永远都要靠别人来获得答案。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,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。

(六)第六章: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
1、核心竞争力的原理: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,如果这种组合①绝无仅有②在实践中有价值③具有可持续发展性,那么你就有核心竞争力。在设计自己的发展路线时,应当最大限度地加强和发挥自己的独特组合,而不是寻求单项的超越。
2、核心竞争力的构建:
①专业领域技能: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
②跨领域的技能: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创新思维、判断与决策能力、批判性思维、表达沟通能力等
③学习能力
④性格要素:专注、持之以恒、自省、好奇心、谦卑、自信等


三、第三篇:跟波利亚学解题
(五)第一章:跟波利亚学解题
1、人类大脑中存在大量面对和解决问题的硬编码,这些硬编码是为了节约能力进行快速便捷计算而形成的,这些硬编码也造就了人类的偏见。通过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自我观察,就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,对自身思维过程的反观是人和动物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。
2、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知识:“问题解决策略”和“知识”是可以分开的,在知识之外,人类思维存在一些一般性指导规则。对这些指导规则的研究,构成了一种新的元知识——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知识
3、思维工具:
(1)“联想”的方法:面对一个未解问题时,联系到另一个类似的已解决问题。“联想”将未解的问题获得一个性质,并且这个性质能够将未解问题网上规约一层,或者将条件往下推导一层。
(2)“抽象”:将具体事物的非本质细节去枝剪叶的过程,将问题或者问题的条件进行抽象化,有助于进行记忆联想。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解题过程中,都要问一问自己,“我是不是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”
(3)“反过来推导”的方法:把需要求解的问题当做一种条件,从它推导出结论,再从这个结论推导出更多的结论,直到某个点上我们发现已经出现了真正已知的条件。这个过程称为 “分析”。有了这条路径,我们便可从已知条件出发,一路推导到问题的解决。
4、思维程序:
(1)时刻不忘未知量:不要忘记你要求什么,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
(2)用特例启发思考
(3)反过来推导
(4)调整题目的条件
(5)试错
(6)求解一个类似的题目
(7)列出所有可能跟问题相关的定理或性质
(8)考察反面,考察其他所有情况
(9)将问题泛化,求解这个泛化后的问题
(10)意识孵化法
(11)烫手山芋法
7、练习的本质:将外显记忆(耗能、低效、缓慢)转化为内隐记忆(节能、高效、快速)






(二)第二章:锤子和钉子
1、对于工具的态度:不能因为花费太多学习成本在工具上就对工具有感情,必须充分考虑工具的使用条件和范畴,不能有锤子就看什么都是钉子。永远不要忘记自己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,Why永远在How之前
2、对于问题的专注:心中专注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,那么你看到的东西就会呈现出你以往没有看到的那一面。可以把问题酝酿在脑子里,往往会有顿悟的体验


(三)第三章:鱼是最后看到水的
1、人往往在既有框架下去解决问题,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察觉到框架约束的存在
2、思维工具:联想、演绎、归纳
3、高效学习的思维模式:问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
(1)为什么这种解法是对的
(2)为什么那种解法是错的
(3)为什么这种解法不是最优的
(4)证明为什么没有最优解
4、知道怎么做是从正确(高效)解法得到的,而知道为什么必须得那样做则往往是从错误(低效)的解法中得到的
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缠乎

GMT+8, 2025-5-9 21:45 , Processed in 0.016671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